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辅导 - 高考综合习题 - 正文
【地理】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来源:fjsedu.com 2005-9-30 9:04:32 【字体:小 大】

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我们的阅读、写作和计算方式都将产生巨大变化。有专家预测: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将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创造性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科学的学习方法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并较为广泛地运用。对学生来说,探索和掌握“创造性学习”在现在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下尤为重要。

    “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要能够并且善于创造性思维。人的思维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创造生思维是指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并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这种创造性思维能保证我们正确分析新情景,解决新问题,并将它们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去,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地理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台湾著名教育家陈龙安教授在多年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曾创造性地提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十字”口诀,即“假列比替除可想组六类”。在地理教学中我用它指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颇有收效,现举例说明。

“假”——“假如”,即在思考问题时能假设一个情景,可以用人、地、事、物、时(过去、现在、未来)来创设。例如,在教授“农业的投入与产出”这一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假设自己是某种农业(如养猪场、花卉种植场)的经营者,思考该农业的投入-产出要素,使学生由单纯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去探索,去掌握知识。我还要求学生作进一步假设,若要扩大该种农业的经营规模,须增加哪些投入,产品销路如何?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新的求知欲望。

“列”——“列举”,即在学习过程中要能够并善于列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事物或资料,越多越好。例如,在学习“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从正反两方面列举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方法,并结合教材内容,课后活动题进行归纳。使学生不但从感性的角度掌握了新知识,而且还对原有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

    “比”——“比较”,即能就两项或多项资料特征或事物比较其异同。此方法多用于概念的学习,因为概念就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对概念的掌握能够把这一类事物同别的事物区分开来。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时,我要求学生从方向、轨道、速度、周期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找出其异同。在讲授“气旋与反气旋”时,引导学生从中心气压、气流状况、天气状况等方面比较异同。通过比较,逐渐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能自觉、自主地处理问题。

    “替”——替代,即能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采用其它名词、事物、含义或观念取代原来的资料。例如,在讲授“城市道路网”时,引导学生思考,环行放射式道路网有利于人们的出行,那么单纯的放射式或环行道路会给人们出行带来哪些问题。通过“替代”,使学生不但进行了比较,而且提高了思维层次。

“除”——“除了”也就是针对原来的资料或答案,能突破常规,寻找不同的观念。例如,在学习“太阳高度是太阳辐射强弱的决定性因素”这一知识点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还有哪些?(如海拔、天气状况等)在学习了“地球适宜的温度是由于日地距离适中”这一知识点后,引导学生思考地球适宜的温度还跟哪些因素有关。

“可”——“可能”即能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作回顾与前瞻性了解。例如,在学习“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思考“盲目开垦荒地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从而推出其后果是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生态环境恶性循环,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想”——“想象”即要充分利用想象力进行设想。想象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思维能力,合理科学的想象,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例如:在学习“锋面系统”时,引导学生想象冷锋来之前天气情况如何?冷锋到来时和冷锋过后天气、气压、气温又如何变化?这时学生就会有意识调动锋面系统的全部知识进思考,甚至可能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再如,学习“黄赤交角”后,让学生想象黄赤交角变小或变大的结果如何,这时学生必须利用黄赤交角的有关知识进行思维,加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

“组”——“组合”即能把一些资料(字词、事物、图形等)排列组合成另外有意义的资料。例如,在讲授“地形城市区位”时,利用“中国地形图”和“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进行叠加,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地形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经常进行这种排列组合的训练,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富有创造性。

“六”——“六W”,即利用英文中的WHO(谁)、WHERE(哪里)、WHY(为什么)、WHAT(什么)、WHEN(何时)、HOW(如何)来启发和帮助学生思考问题。例如,在讲授“季风环流”时,引导学生作这样的思考:什么是季风?哪里的季风最典型?为什么?季风如何形或?亚洲东部什么时候吹西北风?亚洲东部什么时候吹东南风?东亚季风对东亚产生什么影响?这样把问题进行了分解,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也相应地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类”——“类推”,即将两项事物,两种观念进行直接比拟,以产生新概念。例如,在学习“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应从意大利普拉托工业小区的发展中借鉴什么?学习“传统工业区”后又向学生提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应从鲁尔区综合治理中借鉴什么经验?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后,引导学生思考:在大牧场和混合农业的生产中,你认为哪些经验可供我国广大牧区和农耕区借鉴?学生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就能利用已有知识去全面、多角度分析,从而达到学科内的知识综合,产生新观点。

以上十种方法在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面有这样的特点:它使学生思维不局限于标准答案或传统观念;使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现有教材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这与我国现阶段高度制度、教育体制的改革是相适应的。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